民间讲,“吃不穷,穿不穷,不会算计一世穷”。现在的公务接待,完全能让一个地方吃穷喝穷了。对于一些经济条件较差的地方来说,公款接待是笔不小的负担,很多地方也出了不少应对的“绝招”。广东南雄市百顺镇为了减少公务接待成本,在今年的公务接待中,用自酿米酒代替了市面上购买的酒水,最终成本约5元/斤,比购买酒水要节约不少钱(10月29日《南方农村报》)。
从“自酿米酒”中,很多人读出了公务接待的泛滥。据称,百顺镇虽然偏僻,但是每年的接待压力并不小,每年用于接待的酒水消耗不少,“平均一个月要喝掉100斤酒”。看到这样的数据,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有的县一年公款消费茅台要一卡车。而百顺镇由于不堪接待压力,转而自酿米酒,更被人读出了无奈,由此更加期待“从上做起”,从约束权力做起,遏制泛滥的公务接待。
公务接待从来就不是一个简单的吃喝问题,它之所以受到诸多诟病,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失制的权力直接造成了公款吃喝的“磁场”。很多时候,权力和吃喝挂上了钩,有多大的权力,在招待中就受到多大的重视。而招待是否到位,也成了是否重视来宾的一个评判标准。如此也就不难理解,为什么有的地方会打出“接待就是生产力”的口号。在现实生活中,我们确实能够找到,因为接待好了而给领导留下印象的“正面典型”,也能找到因为接待不好导致政绩得不到承认的“恶例”。这一意义上,遏制公款吃喝需要“从上做起”,需要理顺行政关系,规范行政权力,明确接待标准。
但必须看到,公款吃喝的泛滥,绝不仅仅是上面的问题。大环境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好,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差。很多时候,我们放大了公务接待的作用,甚至想当然地把上级全当成了“狼外婆”。其实,并不是所有的领导都希望下面大吃大喝,更不是所有的领导会因为接待不讲排场而给基层“穿小鞋”。
不排除会有一些人希望下面好酒好菜招待,但是千万不要以为所有人都这样。如果一个地方真的做到公开、规范,把功夫下在态度的热情上,而不是用在接待的档次上,推出一些节约的“绝招”,受到的压力绝对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大。据称,百顺镇“自酿米酒”的做法,源于该镇党委书记在其他镇任职时独创,调任百顺镇后延续了该做法。能够“延续”下来,说明“自酿米酒”并没有受到想象中的压力。这也提醒我们,在当前的气候下,遏制公务接待,“下面”完全可以有所作为。
“自酿米酒”不止一种解读。既可以读出公务接待的泛滥和无奈,也可以读出面对公务接待的积极有为。不能把所有问题都推给环境,我们就是环境的一部分。面对当前公务接待的泛滥,既要“从上做起”,从体制上规范公务接待,也要“从下做起”,在力所能及范围内,有所为有所不为。最起码不要人为添薪,更不要自欺欺人,给自己大吃大喝找理由。